仁爱观缺乏使部分青少年缺乏爱心

与同学产生一点小摩擦,就蓄意杀人;学习压力太大,心理承受不了,就跳楼自杀。2012年8月辽宁17岁少年李某因为与女朋友闹矛盾,竟跑到街上杀害了9个人,并捅伤4人。2014年2月18日,娄底市新化东盛网吧内,一名14岁的少年捅死了前来规劝自己回家的父亲。7月30日,河北7名少年围殴一52岁的精神病人致其死亡,参与打人的共7人,其中最大的嫌疑人仅仅16周岁,最小的3人尚未满14周岁。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搜集了2013年发生的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其中57例自杀原因是“成绩下滑或不理想”“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如此漠视生命让人震惊。
1、仁爱观缺乏使部分青少年缺乏爱心
校园暴力案件频发。6月28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8岁男孩晓辉(化名),被几名闲来无事的同学,强行叫到3公里外的永宁寨村,最终被11人围殴致昏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青少年中一些“好学生”自私、麻木,没有同情心,自我中心主义,瞧不起别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体谅父母,不懂得感恩;而“学习差”的学生则认为,自己连学习都学不好,所以一无是处,破罐子破摔,游走于学校周边网吧,无端滋事,再加上从小被老师和家长惩罚惯了,养成仇视社会、家长、老师的心理,凡事只考虑自己,对他人则缺乏爱心、同情心和信赖感。
2、义利观缺失让部分青少年心理扭曲,不明事理
“利”的扭曲与“义”的缺乏是密切相关的,何为正义?何为义气?当今的青少年没有很明确的价值认同,许多孩子错误的以为“义”就是哥们义气,“义”就是为朋友两胁插刀,“义”就是不出卖哥们,结果就会出现去帮哥们打架泄愤而集体犯罪;就会出现宁夏九少年把一名同学活埋而守口如瓶,九个孩子还能正常上学的怪现象。这是多么可悲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中频频发生的青少年群体打架事件中,从某些青少年金钱获取的方式的错误中,我们遗憾地感觉到,中国青少年“义利观”教育已经病入膏肓。敢于向坏人坏事做斗争,敢于讲真话实话,敢于向老师的错误指正,这些最简单的、最朴素的“义”也几乎消失殆尽。
3、公德观缺失导致公德虚无
6月8日,辽宁阜新一开宝马车的高考生作弊被抓之后,将监考女老师踹飞并连补几脚,宝马高考生打人后嚣张地称:你知道我爸是谁啊"。我是流氓我怕谁"、"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成为一些青少年心中的威风定式,且有着相当的"人气"和"市场"。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只是丢了"面子"而不丢"脸"的观点,竟然能得到同学们的宽容和理解。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