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世界的电脑能够通过网络联系起来,进行通讯或分享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时代下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如恶劣凶杀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各种事故等人难以预测和左右的外界条件,是产生冲击力的不健康的网络环境因素。但是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中学生冲击甚大。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是造成中学生非正常心理的一大因素。与此同时,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学校教育存在相当大的弊端。比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课内的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另外,很多学校口头上说是实行素质教育,实际是应试教育,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使许多学生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等等。还有部分教师欠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急需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惯于不自觉地将许多本来属于心理问题的东西看成是思想意识问题。如:把学生由于心理障碍引起的不稳定情绪看成是故意破坏课堂纪律,这种把学生心理看成思想问题来处理的方法,必然会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失误是网络时代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直接表现。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修养。
青少年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各种条件相对都比较优越,因此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用孩子的学习成绩去评价学生的好坏,给他们施加压力,使他们产生紧张感、压迫感、甚至恐惧感。更有些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体制变革的冲击以及西方后工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其社会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人们的思想意识。现代人与传统人在思想观念、生存方式上的巨大反差,是现代社会大环境中的突出特征。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大环境中的主流意识是市场经济的,而不是计划经济的。这至少可以说明,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环境更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开发和应用,只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都很强的人,才有可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然而,对于今天还在成长中的独生子女们来说,他们所面对的小环境,却大部分都处在一种家庭计划经济的氛围内,而且与我们过去“贫穷”的计划经济不同,今天的孩子,既“享受”着计划经济的“无忧无虑”,又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与满足。就物质环境的富裕来讲,常言道:“逆境出人才”,客观的顺境生存状态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孩子自强自立的氛围,但更主要的不在于顺境生存本身,而在于家长主观的意识、自身的素质。新近有调查证明,现在许多家长虽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家教”素质却普遍偏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溺爱过度。当代青少年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各种条件相对都比较优越,因此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