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也是需要后天精心培能具有的
李某,男,12岁,家庭不和谐,其父母自他小时起就一直吵闹不休,父母离异后,其随母生活,母亲为寻找新生活,无暇照顾儿子,连一日三餐都不能正常。李某由于无人管教,到处游荡,后与社会闲散人员同流合污,直到加入盗窃团伙走上犯罪道路。残缺不全型双亲中一方死亡、离异以及再婚,对子女的心理和感情上都会形成伤害。此种家庭的显著特点是缺父爱或缺母爱。研究表明:无论是单由父亲抚养的孩子,还是单由母亲抚养的孩子,都比生活在“完整型”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性格扭曲或个性畸形。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离异家庭子女与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较差,在情绪、品德、性格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人数比例较高。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健全发展离不开母爱。三周岁内如果得不到母爱就会性格孤僻;八、九岁时如果缺少母爱就会个性执拗而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并且终生难以补偿。同样,孩子的健全发展也离不开父爱,从小失去父亲就会使男孩胆小怕事、怯懦封闭;对女孩来说,失去父爱就会对男性产生陌生感,常常惧怕被男性抛弃,因而不肯接受男性,常滋生出对男性的仇视或报复心理。可见,不和谐的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影响,这些因素往往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应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防线。但一些学校视教学质量、升学率为“生命线”,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教育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只抓教学质量,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惜一切代价重点培养,对一些在校表现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弃之不顾,在学生中造成明显反差,造成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使学生心理产生偏差,甚至是破罐破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重智轻得教育的危害,其它暂且不论,回顾我的学习过程,任何一个时间段无不扣上了功利的帽子,小学的学习初步了解和认识了考试,初中第一次明白了三年时间其实学习只为了到重点高中,高中越发枯燥的三年最终的动力便是大学“美好时光”,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了太多,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太多品质,因为道德也是需要后天精心培能具有的。在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似乎忘记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成绩不好的学生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开始变得极端暴力,自怨自艾,成绩好的学生自尊和自信极度膨胀,他们接受不了失去,在这个过程中善良也失去了。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