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重视“闲暇教育”的现象
实行双休日制度以来,加上寒暑假、节日长假,青少年每年的闲暇时间长达170 多天,接近全年一半。笔者留心调查过,大多数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在闲暇时间自由安排。孩子面对如此充足的闲暇时间,他们或者成天看电视,看武打功夫爱情片;或者沉溺网吧,玩网络游戏,沉迷低级无趣网络小说;或者成群结队东逛逛西晃晃,整天无所事事,更有甚至斗殴打架,给社会带来很不安定因素,特别是留守儿童,这些问题最他们身上尤其显得突出。
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家长对家庭闲暇教育的理解不到位,他们认为闲暇教育就是玩,就是让孩子在学习紧张之余放松身心。这种认识,反映了绝大部分家长对家庭闲暇教育的理解只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他们往往是依靠平日的观察,从孩子的现实情况出发来对闲暇教育进行判断,而忽略了闲暇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家长们不知道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也主要是在休闲时间获得的。
(2)家长对家庭闲暇教育内容选择的偏差。对家庭闲暇教育的指导者是家长,而家长不可能像老师那样,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平衡。所以,家长比较普遍的做法是:要么让孩子自由活动,想看电视看电视,想玩游戏玩游戏,闲暇教育的组织是无序的;要么是主导者,或强迫孩子和自己一起逛街购物,趋向于成人的活动;或盲目地为孩子安排很多兴趣班活动,成为一种学习活动的延续。
(3)闲暇教育没有体现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在家庭闲暇教育中,青少年应是占主体地位的。无论家长做什么,提供时间,场地也好,选择教育内容,方法也好,最终都是指向青少年的发展的。但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什么时间闲暇,去什么地方闲暇,怎样闲暇,这些本应由青少年自己决定的事情全部由家长说了算。
随着改革开放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事物在闲暇时间冲击青少年的生活。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辨别事物的能力不够高,容易对事物产生错误的判断。忽视闲暇教育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全面的成长。在闲暇时间。孩子的头脑不会处于真空状态, 积极思想不去占领, 消极信息趁虚而入。根据研究表明,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大都是在休闲时间开始学坏的。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