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会是错误的

一、现代农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不了解,教育孩子主要有两大支队。第一种就是家长对孩子有一种保护心理,认为孩子还小多照顾一下,百般爱护,见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们常常替孩子找借口,说人还小不懂事,长大后自然会变好的等等,以此对孩子来加以宽容和迁就,把孩子安排在真空的、没有道德约束的环境中,这必然给孩子现在及以后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显形或隐性的伤害。其实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适当的表扬或批评还是必要的,不要刻意的给孩子建造防护墙。事实证明,农村家长特别是老一代的爷爷奶奶们,应更新存在的娇生惯养、包办代替、长大就好的教育,应建成先严后松、松严相辅的教育观。第二种就是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农村普遍存在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同伴或老师面前损伤孩子的自尊作为惩罚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同时,农村家庭成员对子女教育方面观念、立场不统一。在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甚至父亲和母亲有时也会不统一。另外有的家庭是双亲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另一方。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或盲从一方,使他们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事物。
二、农村家长由于工作忙,既要上班又要到地里去干活,对子女学习的关心、辅导比城市家庭少的多,也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耍,更别说耐心进行教育了。而且在学习方面,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分数,不关心孩子的能力、习惯等其他方面。为了让家长明白学校的工作任务和孩子在园的学习内容,我们经常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目的就是提醒家长在孩子成长时期,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其他各方面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对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比较注重,平时能严格要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赚钱、娱乐,根本无心教子,任其自由发展,或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稍不称心就要发脾气。另外,大部分家长不要求子女参加劳动,原因是老人们认为自己小时侯受够了苦,该让孩子舒舒服服了,因而包办代替;原因二是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会。试问这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怎能适应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呢?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