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出口成脏”的孩子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孩子说脏话、粗痞话的原因:
一是简单模仿和强化的结果。初中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对于新潮好玩的事物,常常不加分辨的学习和模仿。而家长和老师过激反应正好强化了这一行为。
二是青春期心理的表现。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感日渐强烈,一些孩子往往把说脏话当作自己具有男子气概或成长独立的表征,或是对权威成人世界的挑战。此外,性意识的萌动,让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另眼相看”,有些孩子表现为对“黄段子”感兴趣,或者以说粗痞话的方式来缓解心理矛盾。
三是追求团体的认同感。一些学生整天“鳖”不离口,但也许这只是被当做打招呼语,或者是小团体成员间亲近的表现,其意识中并没有言词中所包含的辱骂他人的意思。四是发泄怒气的方式。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或者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也会以说粗话脏话的形式来发泄心中的愤怒或不满。
如果一个孩子不懂控制脏话,不分时间、场合讲脏话、粗痞话,家长和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尽量为孩子提供更加洁净的语言环境。父母、教师应做好榜样,让孩子养成说文明语言的习惯,并适当筛选影视作品,谨慎地选择书籍,引导孩子玩文明健康的游戏。其次,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对青春期的孩子说明不能说脏话的原因,应上升到价值观层面,如:“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不说脏话”“常常说脏话的人,别人就会轻视你”“常说脏话会让全家受到他人的质疑” “脏话让人厌恶,人们会远离一个说脏话的人”等。也可以通过榜样来正面教育孩子。再次,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教会孩子使用其他的词语代替脏话,表达和发泄心中的不满,如:“切”“居然”“太过分了”等,或者让孩子自编一些脏话代替语。最后,适时、适当的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引导孩子从正当途径学习青春期知识,特别是性心理方面的知识,学习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缓解青春期的心理矛盾,从根源上帮助他们减少对“黄段子”的兴趣。
当然,对于这一现象,家长和教师也应保持平静平和的心态。对偶尔一两句脏话,不要过分在意,不关注也意味着不强化,慢慢的这些脏话就会被孩子自觉抛弃。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