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源于国外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一项大事。从2006年12月23日第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召开到2007年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也使学校体育工作更加备受关注。学校体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把青少年体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素质教育工作不应只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而应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许多学校已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运动水平,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体育人才,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目前,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命名的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已经达到两万多所。2006 年12 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起的阳光体育运动,为中学生开展野外运动提供了政策性依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重视挑战和冒险意识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培养青少年处理冒险和安全关系的技能。据悉,教育部将分期分批在全国部分学校逐步推广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体育处处长季克异说:“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不仅打破了体育课程原有的格局,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怎样生存、学会怎样做人。”
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源于国外,以各种野外活动为特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锻炼价值和社会价值,近几年开始出现在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体系中,它将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自然,从而突破了体育课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式,增强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方面,具备传统体育课无法比拟的优势。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