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安身立命之根本。“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有关诚信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在德国,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毕业以后,他去德国的大公司寻找工作。第一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二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三家公司还是拒绝了他。他一连找了20多家大公司,结果没有一家肯接收他。他想:凭自己的博士文凭和优异成绩,找一家小公司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找的一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他。这位中国留学生愤怒了!他对那家小公司的老板说:“请您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拒绝我?”那位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找到了一份关于您的记录。您在德国留学期间乘坐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中国留学生吃惊地说:
“逃三次票算得了什么?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吗?”德国老板郑重地说:“是的!先生。我们知道您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但我们认为您缺了一样东西!正是您缺的这样东西,让我们德国人不敢聘用您。
这则故事给我们反思,诚信是一个人金子般的品质。有诚信的人被他人认可,容易走向成功。失去诚信我们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在生活中处处碰壁。我们中学生怎样践行诚信的价值观呢?
1.我们独立完成作业,对自己负责,不欺骗老师家长。
2.认真诚信对待考试,不作弊、不抄袭夹带用真实的成绩向老师家长报告学习情况。
3.不说谎,不骗他人,诚信做人。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