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青少年夏令营---道德教育
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很多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而家风的好坏则往往会延续几代人,甚至更为久远。此外,这种家风也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一般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处于形成阶段,其思想道德具有巨大的可塑性。要使青少年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连续而不间断的,不断重复的教育过程。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较,家庭教育具有更为明显的连续性。人从一出生到长大成人,离开父母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连续生活在家庭这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父母是比较固定的教育者,而从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到高中期间会更换多个老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接触最多的也是父母。思想、语言交流最多的还是父母。在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父母可以经过连续不断的反复教育,反复熏陶,多次讲解,多次灌输,使子女逐步形成稳定的思想和行为。
家庭中的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具有血缘亲情关系,不同于学校、社会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具有十分亲密的感情联系。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的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也越大,相互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家庭教育的过程,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青少年进行的有针对的教育。家庭教育不象学校教育那样有课堂、有教材、有系统。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在生活实践或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孩子身上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思想道德的问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十分灵活,易为孩子所接受。以易于被孩子接受的方法及时灵活思想道德教育,及时灵活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父母言语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具有易于接受的作用。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