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伤害原因来自自己

1.性格因素:对自我要求极高、挫折容忍度又低的人,往往产生表里不一致的认知冲突,而个人本身又无力面对此一冲突和挫折时便容易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又如具有攻击性格的人;任性、易冲动的人;自我分化(人我分化)程度较低的人;表达性较差,无法表达自我的意见和看法的人;不易接纳他人看法的人;及常想控制他人的人等等都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其它如缺乏自信、不善处理自己的问题和情绪的人;问题解决能力不足、遇事容易逃避的人;过度敏感,易受外在环境暗示的人;也都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
2.生理因素:罹患精神性疾病(尤是忧郁症)或慢性疾病,久治不愈,又无有效的资源可协助时易促成青少年「绝望」的念头,最后选择「自我伤害」的途径来解决一切。
3.药物与酒精的滥用:有时青少年企图或遂行自我伤害,是受药物或酒精的影响。过量的药物或酒精常会阻碍神经传导的正常作用,使人产生幻觉,并降低推理能力,其所带来的致命伤害,也可视为青少年寻求自我解脱的方式。
4.为了引起注意:有些青少年觉得她们必须做些什们,来使环境改变,或使别人照他的意思去做,这时青少年的自我伤害不见得是真的想死,而只是一种企图操控别人与引起注意的手段罢了。
5.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偏差:例如对生活抱存消极态度的人、价值观偏向负面的人、以及存有不成熟不正确的生命与死亡概念的人、或是宗教信仰的幻想主义者。
6.生活上的失落:一些生活上的突发事件,让青少年感到震撼,无法立即接受,并对其生活照成极大的冲击。
例如:
(1)实质上的失落:如生命中重要的人物(父母、手足、好友、崇拜偶像等)去世,会造成青少年的失落感以为自杀可以和死去的亲友重聚。
(2)象征上的失落:此种失落感来自内心,如害怕失去自尊,若怀有此种感觉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永远无法改变现状,则有可能采取行动。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