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有时候想想,读书为了什么?做人又为了谁?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人生如同品茶,好喝不好喝只求顺口,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清爽的下午,一杯热茶,一本书,一颗宁静的心。读一本好书,让心灵得到洗涤,寻找迷失的自我。
虽然已经工作两年了,每天为各种事情忙碌着,但每到周末,总想找一个时间,好好地读一本书。早晨忙完各种工作,睡一个好觉,醒来,读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让自己的心灵放松放松,很享受这样的日子。
关于读书,著名哲学家培根有着精妙的看法:培根早在四百五十年前就已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对我而言,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读点书,心里踏实些。有些人已经没有了读书的习惯,在互相攀比与吹嘘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有些人带着浮躁的情绪读书,企图从书中找到一条便捷的人生路。当读书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为在社会上更好生存的工具,那就是对它本身的背叛。前些年,当我还在大学校园里为前途忙碌时,读点书,了解古今中外,充实自己,但浮躁、焦虑、空虚充满了一颗迫切追求梦想的心,心灵在物欲纵流的现实中不断堕落,迷失了自我。随着这些年阅历的增加,对读书的需求已经在渐渐发生变化,不再把读书仅仅当作是一种提高生存技能的手段,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一种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拥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比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更容易让人热爱生活本身。
一本好书,是心灵的归属。读书能来保持自己心灵的纯净,找回真实的自己。现实生活中,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个人的内心想法处处有着强烈的冲突,在适应现实与逃避现实之间让人难以选择。某些普遍价值观已经严重曲解了人性,侵蚀了人的心灵,使人们变得麻木。我不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却又无法逃避现实。唯有静下心来读书,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忘掉那个被现实扭曲的自己,没有喧闹与繁华,在字里行间寻找作者笔下的生活之美。心情浮躁了,那就去领略瓦尔登湖的美景,感受那一缕缕轻轻拂过脸颊的和风;生活繁琐了,那就去真切地感受那些发生在小说里的人情世故,也许是自己经历过的,但却未像此时此刻这样,如此平静地让自己去思考。再回到现实,静静地思索,对生活的感悟会更深些。
读书,其实也不为什么?就为自己长知识,有了知识便于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没个时代不同,以往前辈们大多没读书是生活所迫,如果时光倒流,我相信他们也很愿意去读书的。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