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惊”孩子太过习惯性依赖
宝彤,女,4岁,足月顺产出生,既往生长发育正常,口齿伶俐,深得爷爷奶奶、父母的宠爱。大人们凡事一般都顺着孩子。上周孩子闹脾气,不听大人劝告,父亲 怕孩子被宠坏,百般无奈下打了宝彤一顿,还把孩子关在黑黑的厕所里面。此后,宝彤每晚在入睡1~2个小时左右,总是突然尖声哭叫,紧抱大人不放,表情恐 惧,呼吸急促,大汗淋漓,任凭家人怎样安慰、抚拍,均无效,叫名字也无反应,每次要闹十来分钟,后又安然入睡,第二天毫无记忆。
行为表现:
夜惊是指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伴有大声喊叫、骚动不安,发作历时1~2分,发作后又复入睡,晨醒后对发作不能回 忆。 夜惊又称睡惊。患者睡眠中突然坐起,一声尖叫,伴有植物神经征象,如心跳、呼吸加快、大汗淋漓。有强烈的恐惧、焦虑感和窒息感,偶然有幻觉,如见鬼一般。 每次发作约1-2分钟,早上醒后一般无所记忆。这一点和梦魇不同。儿童多见,大多数在长大后自愈。约见于3%的儿童中,男略多于女,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 期,但以5-7岁为多见。青春期以后少见。
形成原因
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孩子在这个时期神经系统功能不完善。情感不稳定。认知能力局限。白天遇到可怕的情景。如听到雷鸣声。看到火光。交通事故。入睡前 看惊险的电视或听恐怖故事等。均可引起夜惊。二是由于小儿体内钙。维生素B1、B6等物质缺乏,亦可引起夜惊。这是婴儿时期引起夜惊的主要原因。
【纠正方法】
(1)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2) 帮孩子放宽心。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 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 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3)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