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用魅力来影响孩子的行为
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家长在婴儿的面前所做的事,孩子都用眼睛记录下来,因为那时孩子还没有记忆,只是看什么就学什么,2岁-4岁这个阶段,孩子基地会与人沟通了,而且还会模仿很多动作,所以这个时候,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孩子拷贝,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一、用心去交流,让家更温馨
她的学生听不到声音、不会说话,但是她却与学生使用灵动的手语,用肢体语言,用心灵去交流。
杨晓玲是聋哑学生共同的“杨妈妈”,她知道每一个孩子的生日;她用20年的青春和爱浇灌孩子们脆弱的心灵;她用优美的舞姿带领孩子们走向梦想的舞台,让聋哑孩子都生活得幸福而有尊严。
看到杨老师先进事迹中的这段话,使我想起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充满阳光。”杨老师就是一位内心充满阳光的老师。
学生只有沐浴在真诚、圣洁的师爱中,才能点燃希望之火,提高自尊心,增强自信力,遵规守纪,发奋成才。因此,作为班主任我,要和孩子们打造温馨的教室,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让每个孩子都快乐学习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要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赏识教育理念走近学生,并以“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强、自立”的“六自”精神鼓励和培养学生。让拥有良好班风的班级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家。
二、教书魅力不应专教书,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我的生活,原本一潭死水,因有了光芒而活跃。我的生命,原本平淡无奇,因有了理想而精彩。追逐光芒,完成理想,是我刻在心里的信条。听不见,但我是幸福的,说不出,但我是美丽的。舞动着人生,奇迹总会出现。”这是初二学生彭霖倩写的诗。
像彭霖倩一样,舞蹈队里许多孩子,都有过从自卑到自信的心路历程。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杨小玲不仅教残疾孩子舞蹈,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即便将来他们不能走上专业的舞蹈之路,这也将是他们获益终生的财富。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
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认为学生的心跟着你了,学生的行为规范好了,班风就会好,班风好了学风就会好了。因此,我利用午间辅导时间和班会时间,给孩子们讲外面的精彩世界,讲做人的各种道理:感恩的故事,诚信的重要,成功者的奋斗,失败者的教训„„ 让他们明白“轻易不许诺,许诺必守诺” ,“没有人是弱者,除非自己硬说自己是弱者”„„ 让孩子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让学生的心跟着你。
三、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做一个有才气的老师。
德国有句谚语:你怎样冲森林叫嚷,森林就会给你怎样的回声。正因为杨老师的付出,她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从1997年杨小玲正式接手聋校舞蹈队至今,她已向中国残联艺术团输送了9个在舞蹈领域颇具造诣的聋人孩子,因此该校被中残联誉为“特殊艺术人才的摇篮”。2006年,杨小玲被中国残联艺术团借调到北京工作,其间随团出访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非论坛”期间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8年残奥会在北京举行,她被开幕式组委会选中,作为湖北代表团的一员,带领34名演员参加大型手语舞蹈《星星 你好》演出。2010年代表湖北教育系统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由她参与编排的大型舞蹈《楚风乐韵》一举夺得全国舞蹈类一等奖。
这真是春有播种秋有收,桃李满园乃艺高 啊!
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老师站稳讲台是多么重要!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激起饱受信息浪潮冲击的学生的兴趣。一个
良师,足以让学生回味一生;一个庸师,足以让学生评判一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结交德艺双馨的老师,他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甚至挑剔的。你的才气将直接决定你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影响力以及信仰度。况且,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择师而学的状况将无情地摆在每个老师的面前,教师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做一名良师,做一名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老师,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知识的“源头活水”。做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创新理念,超越自我,厚实为师的底气。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才气横溢,充满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我想,只要我们能坚持发展自己的特色,我们也能成为像用自己杨小玲那样有魅力的老师。用自己的魅力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Copyright Right @广州黄埔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黄埔军事夏令营基地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